每到過年,最期待的就是到外婆家看外婆做年糕。但在做年糕時有個習俗─不能講話。外婆會在蒸籠裏舖張紙,接著將米磨成的米漿和一些配料拌勻,再倒進蒸籠,用文火蒸煮至熟。過程中鴉雀無聲,只聽得到從客廳的電視傳來嘻嘻碎碎的聲音。年幼懵懂的我,只要聞到年糕的香氣,就跑去廚房湊一腳。媽媽一見狀,馬上比個「安靜」的手勢,示意我不能講話。充滿好奇的我,又不能發問,只好回客廳看電視。

    回家後,原本的好奇醞釀成對沉默的質疑。「為什麼不能講話?說話會怎樣嗎?」媽媽總是溫和的回答: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能說話,這是以前留下來的習俗。

    但,沉默不但是種尊重,更是在幫忙。」現在回首,或許這習俗是憑空杜撰。但沉默的確是種幫忙。多少重修舊好是沉默後的醞釀;多少成功要在沉默中誕生。沉默,如大海般使人沉澱;沉默似杜康,越釀越甘甜。沉默,不像那華美的名言佳句引人注目,更不像嘮叨的口頭禪令人銘記在心。

沉默是一種幫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福智國中學生  陳宇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