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智國中三年孝班的孩子們於106年6月畢業。回首過往三年,班導蔡麗金老師不僅是他們的恩師,也是慈母、貴人……

  103年,孩子們進入福智國中就讀。由於之前任教的經驗,蔡老師觀察到學生學習辛苦的主因在態度,而良好的學習態度愈早培養愈好,所以她希望孩子們可以透由正確的學習方式,品嘗學習成長的喜悅。

  國一開學後,蔡老師除了早自修、三餐和晚上的家庭時間外,每天上午的四堂課,都坐在教室後方,關顧孩子的學習狀況,再利用週會、早自修或德育討論課和孩子一起探討問題,發生的案例都是師生共識的契機。

  孩子升上國二後,蔡老師不僅持續關愛孩子,在各科的學習上,也鼓勵孩子們持續學習,不要放棄,讓他們組共學小組,並一路帶著家長成立課輔團隊,照顧彼此的孩子,以漸進式的方式,讓孩子在學校及寒暑假保溫期間,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方法。特別是堅持擬定學習計畫,蔡老師接受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嘗試、放棄、再挑戰,終於在國三時,幫助孩子確認擬訂計畫的重要性,並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和節奏。

  國三,孩子們要更善用時間,也有更多的壓力必須調節。蔡老師邀請家長們在週休二日時陪伴孩子,孩子們在教室溫習,家長們在教室後研閱經典,凝聚親子之間的情感。每個大考後,蔡老師與其他老師會規劃紓壓活動,如活力早餐吧、友愛悌道大鍋麵,讓孩子們分享自己煮的料理給老師們吃,也照顧學弟一起享用好吃的麵食。

  會考結束到畢業前的時光,孩子們總結自己國中三年的學習,到其他地方服務學習,參訪大學,也在海外家長的牽線下,上網和外國人互動交流,並自發性地開始組成英文共學小組,相約要一起考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學校。  

  蔡老師用國中三年的時間規劃、組織、運作,將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——孩子們想學的心——培養起來,家長們也透由陪伴孩子、參與班級活動的規劃,體會老師想要傳遞給孩子的內涵,關心每一位班上的孩子。如同家人般的情感,是蔡老師帶著家長們凝聚起來的。

  有位同學在謝師卡上寫著:「老師您是很能站在學生立場想事情的,但有些事是為了我們好,甚至攸關未來的苦樂,而決定一些必須的規範,雖然我們偶爾會有抱怨,但在我心目中,您是正確的。您關心的不只是我們的課業和生活,還有我們的身心發展,您是全方位的老師,也是我生命中的榜樣之一。」

  畢業後不久,在一場只有老師和家長的聚會裡,蔡老師特別跟家長們分享:孩子的學習如放風箏,先觀察風向,手中的線不能一開始就放太快。慢慢放,有時鬆,有時緊,等到掌握好風向時,才能放它飛高飛遠。對待孩子,有時要加把勁策勵他們向前跨,有時心力低或有壓力時,也須適時讓他們有養息的空間,舒展身心,讓他們有前行的力量。回想這三年的學習歷程,蔡老師就是這樣的一位實踐者。

作者:福智國中家長 陳玲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