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生,上課從不抬頭,遇到國文課,就是安眠時間。

    導師問他,他說:我舉手,老師都不叫我。

    我啞然失笑。心裡暗想:有舉過手嗎?

    好,下次他舉手,我一定馬上叫他。

    一個月了,我還是只能看到他的頭皮。

    昨晚,看到「刺蝟效應」這詞,好奇。

    查了某心理諮商師的文章,想起這常常只能看見頭皮的孩子。

    以前,他們對前任年輕美麗的國文老師鬧,老師不知怎麼熬過的,因為無情的攻擊連連。如今,我還是被攻擊耍弄,天天忐忑,不知要接什麼招。直到這段文字直楞楞穿透我的心。

「精神分析大師溫尼考特(Donald W. Winnicott)對於人性的觀察是這樣的:他不同意過去精神分析學家對於『攻擊』本能的觀點,反而認為嬰兒在關係當中的某些負向行為,例如:哭鬧、打人等等,並非出自內在的攻擊欲望,反而是出自『愛』。

    溫尼考特把這種在關係中會令對方受傷的『愛』,稱為『無情的愛』。它和攻擊最大的差別在於,『攻擊』是帶有施虐於對方的意味,而『無情的愛』之所以會讓對方受傷,只是因為內心太過渴望了。因渴望而拿捏不好分寸,這是『愛』,而非攻擊。」 (見備註)

    我稍微清醒,但沒自信。   

    剛才監考數學,一開始,他就舉手了。

   「什麼事?」

「我的問題很大,嚴重影響我考試。」

   「嗯!什麼問題?」

   「我的桌子搖晃。」

    別人是舉手問考卷上的問題,他卻……

    想起刺蝟效應。「好!」

    走回我放包包的地方,蒐尋可用紙張,折疊好幾折,蹲下,為他把桌腳墊高。就像為我的其他學生,為我的孩子,為我自己。

    太高?再退一折。他滿意了。

    走在眾生腳底下,做他的僕人,因他想要一個證明:你會愛我嗎?永遠不捨棄我嗎?

    所以,蹲下去,給他一個證明。

(備註: 摘自許皓宜《情緒寄生:與自我和解的 34 則情感教育》,遠流。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福智國中老師 綠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