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09922-1  2016年6月3日南華大學與福智高中主辦的第二場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,於福智高中舉行。以「不塑之客」—塑膠恆久遠,垃圾永留存,揭開塑膠垃圾對海洋危害的迷霧面紗。
研習會第一堂邀請荒野協會廖梅雅講師談「傾聽,海的聲音」。人類是海洋動物的殺手,來自直接捕食和間接殺害。吃生魚片、魚翅等,專殺大型魚種,從最大吃到最小,連魚卵都不放過,加上過度捕撈造成食物鏈生態的失衡。
間接殺害來自人類使用塑料製品。塑料萬年不化,而垃圾掩埋場多設置在靠海地區,只因為抗爭性少。日曝雨淋,碎塑膠和污水流入海中,颱風更讓大多數垃圾漂入海洋,大的塑料製品被魚類吃下肚,造成死亡。即使塑料風化碎成微粒,仍然跟著海洋潮流漂浮,進入食物鏈,小魚吃微粒塑料,囤積魚體內,大魚吃小魚,人類吃魚,最終進入人類體內;或是進入製鹽系統,因為塑膠微粒無法和海水分離,海水曬乾後,與鹽巴混合,還是進入人體,人類自食惡果。講師呼籲減少對海洋的危害,你我現在立即可做的就是不用一次性塑料袋、不吃生魚片。愛護海洋生物,就是保護自己。有學員看到漁夫把活生生的鯊魚直接切割下魚鰭和尾鰭後,又直接丟入海裡,讓牠自生自滅,活活痛死餓死,留下不忍的眼淚。
第二堂是由海洋志工黃柏堯,分享他愛護海洋的實際行動。他希望更多人體認:環境的健康與我們身心的健康20160603生命教育研習營淨灘 (134)-1,永遠息息相關。要推展這個理念,他整合現有資料,決定先從愛護海洋開始,以步行與搭便車方式,到全台灣的2659所小學,為孩子說一個有關海洋的故事,從體驗遊戲中讓孩子學習海洋知識和正確愛護海洋的概念,此外他還帶有環保概念的小朋友參加短期營隊活動。講師對於「減塑、撿塑」活動,語重心長地說:「一開始,沒有智慧的抉擇,事後要收拾更費力。」學員們對他為海洋健康而奔走的過程,如何克服想放棄的難關,以及遇到溫馨支持他的故事,都很有興趣。
下午學員們前往雲林縣口湖鄉臨海園做淨灘活動,走到消波塊附近,看到各式各樣的垃圾都有,大家賣力撿拾,每個人的淨灘袋子都裝滿垃圾,希望為保護大海的生態盡一份心力。有位學員是第一次參加淨灘活動,很高興自己跨出淨塑第一步,因為撿一個塑膠袋,救一條生命。